一、火锅的发展历史
关于火锅的起源,有两种说法:一种说是在三国时期或隋炀帝时代,那时的“铜鼎”,就是火锅的前身;另一种说是火锅始于东汉,出土文物中的“斗”就是指火锅。可见火锅在我国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了。四川火锅早在左思的《三都赋》中有记录。可见其历史至少在1700年以上。《魏书》记载,三国时代,曹丕代汉称帝时期,已有用铜所制的火锅出现,但当时并不流行。到了南北朝时期,人们使用火锅煮食就逐渐多起来了。最初流行于我国寒冷的北方地区,人们用来涮猪、牛、羊、鸡、鱼等各种肉食,后来随着我国经济文化日益发达,烹调技术进一步的发展,各式的火锅也相继闪亮登场。到北宋时代,汴京开封的酒馆,冬天已有火锅应市。到了清朝统治的年代,火锅涮肉已经成为宫廷的冬令佳肴。到了清朝末期民国初期,在全国已形成了几十种不同的火锅而且各具特色。日本室町时代,火锅从中国传入日本时在一三三八年。日本称火锅为“司盖阿盖”又称“锄烧”。如今火锅还传到美国、法国、英国等国家。
二、常见的火锅类型
1、“新鲜”火锅:
大雪从北向南“造访”全国,各地气温骤降。这时,三五好友相聚,吃着热气腾腾的火锅,就甭提多惬意了。
2、藏式火锅:
原汁原味的藏式火锅比较清淡,但汤底一定要用牦牛骨熬制。牦牛可是高山草原特有的牛种,肉性熟热,冬天吃了能抗寒。与其他火锅不同的是,藏式火锅不是现涮现吃,而是把牦牛肉片、牛肉丸子,搭配上胡萝卜、西兰花、豆腐等,盛放到手工打制的铜火锅内,以炭火煨煮。
3、点心火锅:
吃过广式早茶的人一定对鱼皮饺、粉果等点心记忆犹新,现在它们摇身一变,成了广式点心火锅的主力军。平常吃的广式点心都是蒸制的,汁酱很入味,但蒸得太久就无法尝到点心的鲜味了。
4、纸火锅纸:
火锅诞生于1940年的日本,原是雪雁火锅的专门器皿。这种特殊的纸可以在高温下烹煮3个小时,还能吸收肉的油脂,让久煮的食物仍能保持原本的鲜美。吃纸火锅时,先将火锅料放入纸锅中,然后淋上酱汁,在碳炉上加热。食材里的水分会逐渐释放出来,与酱汁融合,这样的火锅不需蘸酱就已经鲜味十足。
三、吃火锅需要注意哪些
1、注意卫生:
器具清洁新鲜为上普通的铜火锅在停用后,易生一层薄薄的绿色铜锈,这是铜与残留水或湿气、锅上沾留的调料醋酸、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碱式碳酸铜或醋酸铜,它们都有毒。因此清洗工作要做好,不然会造成铜锈中毒,出现恶心、呕吐等症状。同时,火锅以涮烫为主,所选菜料必须新鲜、干净,注意卫生,严防食物中毒。
2、火力要猛:
火力要猛火候适宜火锅底火一定要旺,以保持锅内汤汁滚沸为佳。菜料食物在锅里煮的时间过长,营养成分会被破坏,容易失去鲜味;若不等烧开、烫熟即吃,病菌和寄生虫卵未被彻底杀死,又易引起消化道疾病。
3、不宜滚烫:
食用不宜滚烫口腔、食道和胃粘膜一般只能耐受50℃—60℃的温度,太烫的食物,就会损伤粘膜,导致急性食道炎和急性胃炎。所以,从锅中取出滚烫的涮食时,最好先放在小碟晾凉。食高脂猛辣有忧喝锅内涮汤有害火锅的涮汤,是以大量猪油、羊油、牛油等动物高脂物质为底料的,又多以辣椒、胡椒、花椒为作料,火锅吃多了,易致高血脂症等疾病。
四、女性在月经期间吃火锅需要注意哪些
1、忌生冷,宜温热:
祖国医学认为,血得热则行,得寒则滞。月经期如食生冷,一则伤脾胃碍消化,二则易损伤人体阳气,易生内寒,寒气凝滞,可使血运行不畅,造成经血过少,甚至痛经。即使在酷暑盛夏季节,月经期也不宜吃冰淇淋及其它冷饮。饮食以温热为宜有利于血运畅通。在冬季还可以适当吃些具有温补作用的食物,如牛肉、鸡肉、桂圆、枸杞子等。
2、忌酸辣,宜清淡:
月经期常可使人感到非常疲劳,消化功能减弱,食欲欠佳。为保持营养的需要,饮食应以新鲜为宜。新鲜食物不仅味道鲜美,易于吸收,而且营养破坏较少,污染也小。月经期的饮食在食物制作上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,少吃或不吃油炸、酸辣等刺激性食物,以免影响消化和辛辣刺激引起经血量过多。
3、荤素搭配,防止缺铁:
月经期进补含铁丰富和有利于消化吸收的食物是十分必要的。鱼类和各种动物肝、血、瘦肉、蛋黄等食物含铁丰富。生物活性高,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。而大豆、菠菜中富含的植物中的铁,则不易被肠胃吸收。
【相关文章】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qubk.cn/view/95149.html
声明: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,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,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。